王亚琼:男,1975年生,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硕导、博导。从事公路隧道及地下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7月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担任助教,2005年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担任讲师,2010年被评为公路学院岩土与隧道工程系副教授,2014年-2015年前往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进行访问学习,2015年被评为公路学院岩土与隧道工程系教授至今。2020年担任长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在隧道(施工)运营与管理、隧道通风照明、防排水、隧道火灾、防灾减灾、救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参编《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公路交通安全实用技术指南》;主编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隧道工程>复习与习题》;参著《秦岭终南山建设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等。
	主要学术兼职
	
	
		
			
				| 
					 
						机构名称 
					 
				 | 
				
					 
						职务 
					 
				 | 
			
			
				|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隧道工程学部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照明与节能环保技术委员会 
					 
				 | 
				
					 
						 主席 
					 
					
						 
					 
				 | 
			
			
				|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 
					 
				 | 
				
					 
						 理事 
					 
					
						 
					 
				 | 
			
			
				|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 
					 
				 | 
				
					 
						 理事 
					 
				 | 
			
			
				|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公路教育分会七届理事会 
					 
					
						 
					 
				 | 
				
					 
						 常务理事 
					 
				 | 
			
			
				| 
					 
						陕西继续教育学会 
					 
				 | 
				
					 
						 常务理事 
					 
				 | 
			
			
				| 
					 
						西安交通工程学会 
					 
				 | 
				
					 
						 常务理事 
					 
				 | 
			
			
				| 
					 
						中国公路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 
				
					 
						 编委 
					 
				 | 
			
		
	
	1科研获奖情况 
	 
	
		
			
				| 
					 
						获奖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等级 
					 
				 | 
				
					 
						排序 
					 
				 | 
				
					 
						获奖时间 
					 
				 | 
				
					 
						授予机构 
					 
				 | 
			
			
				| 
					 
						单洞单向特长隧道运营安全保障与救援体系研究 
					 
				 | 
				
					 
						云南交通 
					 
					
						科学技术奖 
					 
				 | 
				
					 
						特等奖 
					 
				 | 
				
					 
						第八 
					 
				 | 
				
					 
						2019-07 
					 
				 | 
				
					 
						云南省 
					 
					
						公路学会 
					 
				 | 
			
			
				| 
					 
						在役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评价理论与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 
				
					 
						中国公路学会 
					 
					
						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一 
					 
				 | 
				
					 
						2020-12 
					 
				 | 
				
					 
						中国 
					 
					
						公路学会 
					 
				 | 
			
			
				| 
					 
						公路隧道钢筋混凝土套拱加固技术研究 
					 
				 | 
				
					 
						中国公路学会 
					 
					
						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二 
					 
				 | 
				
					 
						2019-12 
					 
				 | 
				
					 
						中国 
					 
					
						公路学会 
					 
				 | 
			
			
				| 
					 
						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网路通风技术研究 
					 
				 | 
				
					 
						中国公路学会 
					 
					
						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四 
					 
				 | 
				
					 
						2014-12 
					 
				 | 
				
					 
						中国 
					 
					
						公路学会 
					 
				 | 
			
			
				| 
					 
						公路隧道通风网络技术与防灾减灾研究 
					 
				 | 
				
					 
						陕西省 
					 
					
						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七 
					 
				 | 
				
					 
						2010-01 
					 
				 | 
				
					 
						陕西省 
					 
					
						人民政府 
					 
				 | 
			
			
				| 
					 
						双向交通隧道运营通风、照明与安全技术研究 
					 
				 | 
				
					 
						云南省科学 
					 
					
						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第三 
					 
				 | 
				
					 
						2012-01 
					 
				 | 
				
					 
						云南省 
					 
					
						人民政府 
					 
				 | 
			
		
	
 
	 
	
 
	2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978059,特长公路隧道互补+竖井组合通风系统能效及优化控制研究,2020-01至2023-12,在研,主持; 
	(2)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19YFB160023,道路运输网运行风险主 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01至2022-12,在研,参与; 
	(3)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18-08K,衙岭特长公路隧道节能环保型通风照明技术研究,2018-08至2020-12,结题,主持; 
	(4)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SF-378,基于烟气输运特性的地铁系统火灾烟气控制策略,2018-01至2019-12,结题,参与; 
	(5)长安大学,中央高校科研项目,300102218517,公路隧道原位扩挖施工力学特性研究,2018-01至2018-12,结题,参与; 
	(6)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5306,复杂环境隧道工程突发险情人员逃生、定位救援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示范,2017-07至2020-06,结题,主持; 
	(7)长安大学,中央高校科研项目,310821173312,公路隧道交通风与机械通风耦合作用机理研究,2016-01至2019-12,结题,参与; 
	(8)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交通科技项目,KSHSW-2014-05,单洞单向特长隧道运营安全保障与救援体系研究,2015-01至2017-06,结题,主持; 
	(9)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M7245,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理论及适用性研究,2014-05至2016-04,结题,主持; 
	(10)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交通科技项目,2013(A)03,基于物联网的隧道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4-04至2016-06,结题,主持; 
	(11)长安大学,中央高校科研项目,2013G3214011,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2012-10至2014-12,结题,主持。 
	3 论文发表情况 
	[1] Wang Y ,  Cui Y ,  Chen F , et al. An "Illumination Moving with the Vehicl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Road Tunnel Lighting[J]. Sustainability, 2020, 12. 
	[2] Wang Y Q ,  Gong L J ,  An N N , et al. Field Investigation of Blasting-Induced Vibration in Concrete Linings during Expansion of Old Highway Tunnel[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1, 2021(11):1-11. 
	[3] Wang Y ,  Chang H ,  Wang J , et al. Countermeasures to treat collaps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tunnel in fault zone: a case study from the Yezhuping Tunnel in south Qinling, China[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9, 78(15):464.1-464.16. 
	[4] Wang Y ,  Xin Y ,  Xie Y , et al.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prestressed steel arch in tunnel[J].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7, 11(3):360-367. 
	[5] Wang Y Q ,  Xin Y X ,  Yi-Kai W U , et al. Influence of Tunnel Section Shape on Friction Loss. Journal of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15. 
	[6] Wang Y Q ,  Xia F Y ,  Jiang X M . Study on Safety Measures against Fire in Single Highway Tunnel for Subtended Traffic[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3, 438-439:968-974. 
	[7] Yx A , Yw B ,  Xl A ,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a resistance grid on a tunnel ventilation physical distorted model[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09. 
	[8] Shi X , Wang Y ,  Zhang M , et al. Pavement Performance Index Differences among General Pavement, Bridge Deck Pavement, and Tunnel Pavement Based on Inspection Data[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ongress 2017. 2019. 
	[9] Wei Y , Wang Y ,  Gao X . Effect of Internal Curing on Moisture Gradient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of a Concrete Pavement Slab Containing Pre-Wetted Lightweight Fine Aggregates[J]. 
	[10] Xia F Y , Wang Y Q ,  Jiang X M . Analysis and Field Test about Operation Ventilation Effect of Dabieshan Highway Tunnel[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3, 438-439:1000-1003. 
	[11] 王亚琼,李林峰,来凯,杨帅,辛韫潇,谢永利.隧道通风阻力格栅局部阻力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20,33(03):152-159. 
	[12] 王亚琼,张雷,王志丰,孙铁军.在役隧道衬砌渗漏水引排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9,56(02):24-29. 
	[13] 王亚琼,杨明,王志丰.寒区隧道局部渗漏水冻害处治的产热集水装置及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8,55(04):204-209. 
	[14] 王亚琼,王开运,赖金星,李锋宁,牛方园.隧道洞口滑坡综合治理与监测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32(10):103-108. 
	[15] 王亚琼,辛韫潇,武义凯,王金宝.隧道断面形状对通风摩擦阻力损失的影响[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5,35(08):617-622. 
	[16] 王亚琼,武义凯,辛韫潇,王金宝.隧道壁面粗糙度对摩阻损失的影响分析[J].公路,2015,60(09):289-293. 
	[17] 王亚琼,黄忆霖,王开运,李俊锋,赖金星.基于无线传感的物联网在隧道施工监测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04):498-504. 
	[18] 王亚琼,刘占良,张素磊,邱军领,谢永利.在役公路隧道素混凝土衬砌裂缝稳定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07):77-85. 
	[19] 王亚琼,张素磊,夏丰勇,谢永利.隧道通风井喷射混凝土壁面沿程阻力系数测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04):83-88+94. 
	[20] 王亚琼,汪珂,刘彤,邱军领,董伟伟.基于安全度的黄土隧道结构承载性能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32(04):66-72. 
	[21] 王亚琼,李杰,王金宝,张素磊.隧道施工技术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措施研究[J].公路,2015,60(06):259-263. 
	[22] 王亚琼,汪珂,孙铁军,孟灵鑫,谢永利.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段力学性状测试与数值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5,32(03):384-389+4. 
	[23] 王亚琼,蒋学猛,武义凯,谢永利.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适用性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5,52(03):14-22. 
	[24] 王亚琼,周绍文,孙铁军,谢永利.基于非对称贴近度的在役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诊断方法[J].现代隧道技术,2015,52(02):52-58. 
	[25] 王亚琼,周绍文,孙铁军,杨晓华. 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公路隧道结构健康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4,31(12): 78-83. 
	[26] 王亚琼,胡彦杰,邓敏,夏丰勇,谢永利.大纵坡双洞隧道互补式通风运营测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14(05):29-35. 
	[27] 王亚琼,夏丰勇,谢永利,胡彦杰.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物理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4,27(06):84-90. 
	[28] 王亚琼,邓敏,胡彦杰,胡金平,谢永利.单洞对向公路隧道火灾烟气模糊控制(英文)[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12(05):13-21. 
	[29] 王亚琼,张国庆,王万平.连拱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演变[J].公路,2010(10):254-259. 
	[30] 王亚琼,谢永利,张素磊,刘晓东.氮氧化物对隧道需风量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10):89-94. 
	[31] 王亚琼,张少兵,谢永利,赖金星.浅埋偏压连拱隧道非对称支护结构受力性状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S1):3265-3272. 
	[32] 王亚琼,谢永利,刘洪洲,任锐.海底隧道半横向通风孔物理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0,23(03):76-82. 
	[33] 王亚琼,谢永利,赖金星.隧道钠灯与LED灯组合照明试验研究与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03):505-509+524. 
	[34] 王亚琼,谢永利.连拱隧道在我国的发展与研究[J].公路,2008(06):216-219. 
	[35] 崔一纬,王亚琼,魏亚.水泥基材料离子热电效应与机理[J/OL].复合材料学报:1-14[2021-04-14]. 
	[36] 魏亚辉,王亚琼,毛月,陈龙龙,王猛.基于修正剑桥本构模型的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20,37(06):97-103+111. 
	[37] 史小丽,王亚琼,张明,王锋,张平.基于PQI检测数据的一般路面、桥面和隧道路面性能差异性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36(03):46-54. 
	[38] 谢永利,王亚琼.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健康监测与评估[J].中国公路,2017(13):57-60. 
	[39] 王志丰,王亚琼,谢永利.单根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地表隆起变形规律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6,29(07):117-123. 
	[40] 王志丰,王亚琼,谢永利.水泥搅拌桩施工引起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33(04):90-96. 
	[41] 王志丰,王亚琼,谢永利.水平旋喷成桩引起超静孔隙水压力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36(02):207-212. 
	[42] 夏丰勇,王亚琼,谢永利.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的设计方法与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5,32(03):103-108.